王渊发现餐馆附近就是内蒙古赤峰市看守所,猜测这些警察就是那里的工作人员。他没有在意他们,继续吃着自己的饭。然而,一名领导注意到王渊吃饺子时没有蘸酱油,便“好心”提醒他。王渊淡淡回应说自己没有吃饺子蘸酱油的习惯。
这个领导显然喝多了酒,对王渊的态度感到不满,再次质问他为什么不蘸酱油。王渊解释说自己从来不蘸酱油。领导不依不饶,觉得王渊可疑,开始审问他从哪里来,来干什么。
无端指控
由于警察的身份,王渊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一五一十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然而,领导听到王渊的广东口音,态度又不耐烦,觉得他有问题。于是,酒精上头的领导随即指控王渊偷东西,命令他跟警察回警局。王渊感到莫名其妙,但为了避免更大的麻烦,决定顺从地跟他们走。
冤狱生活
到了监狱,王渊向狱警解释自己因吃饺子不蘸酱油被抓,狱警不相信,认为他在挑衅,要求他坦白从宽。然而,王渊坚持自己是无辜的,狱警却不放过他,将他关进监狱。
每天,王渊都坚持说自己是因为吃饺子不蘸酱油被抓进来的,狱警和其他犯人都认为他在撒谎。狱中生活艰难,王渊常常受到欺负,但他始终不改口,坚持自己的清白。
拨云见日
1993年,国家开始审查各地看守所和监狱的冤假错案,王渊的案件引起了上级机关的关注。在查阅王渊的档案时,他们发现王渊只有姓名和身份信息,没有任何犯罪记录。这让审查人员感到疑惑,开始深入调查。
审查人员找来看守所负责人询问,得不到合理解释。于是,他们亲自提审王渊。听完王渊的讲述后,最初他们以为王渊精神出了问题,但精神评估结果显示王渊完全正常。
终于,公检法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冤假错案。王渊很快被释放。他走出看守所时,心中充满了痛苦与愤怒,因为自己竟因吃饺子不蘸酱油而遭受两年冤狱。
追讨公道
内蒙古司法部门为了平息事件,提出给王渊经济补偿,当初误抓王渊的领导也带着厚礼道歉。王渊表面上接受了补偿和道歉,暗地里却计划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
半年后,王渊将赤峰市相关部门和涉事警察告上法庭,诉状中描述了自己在看守所的遭遇。经过审查,涉案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罚,王渊也获得了国家的经济补偿。
结语
尽管正义得到了伸张,但两年的冤狱对王渊来说是无法磨灭的心理创伤。每当回想起在看守所的日子,他都会感到深深的痛苦。王渊的故事告诉我们,滥用权力会带来多么深重的伤害,而法律的公正是多么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