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为研究 Android 设计的缘故,我需要一台 1080p 屏幕,价格还不能太贵的 Android 手机。这样一来二去就相中了魅蓝 note2,遂前往直营店提机走人,作为主力机体验数日后写下此文,文笔不佳望各位多多包涵,如有错误和建议欢迎直接提出。
外观设计魅族从 M8 时代开始就是苹果在中国最忠实的徒弟,这次的魅蓝 note2 正面看上去也是一股浓浓的苹果风铺面而来,以至于不知情的母上大人粗看还以为我带回来了一台 iPhone 6 Plus.
平心而论,魅蓝 note2 的正面在众多国产千元机中也算是颜值较高的:5.5 寸 1080p 全高清,采用 GFF 贴合技术的屏幕,加上在千元机中较窄的边框宽度,使得魅蓝 note2 亮屏观感一流,息屏时也能较好地呈现“息屏美学”。
正面的另一大特点就是这枚结合电容和机械按键的 mBack 键。按键可能出于面积的考虑,采用了椭圆形设计;金属圈看上去也算精致,并没有为正面掉价。按键中间的区域由于平时需要经常触摸,因此会成为“指纹收集器”,而且如果你像我一样贴了玻璃膜的话,附着在按键上的指纹会格外显眼,对强迫症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按键的回馈较为鲜明,键程适当,还算令人满意。
至于 mBack 这种“轻触返回,按下Home”的体验如何,我会在下文中再和各位说明。
不同于前代 note 提供了多种鲜艳配色,note 2 调整了配色策略,且加入了图中采用不同工艺的灰色。过去的 note 使用多彩聚碳酸酯外壳,虽然颜色自然观感通透,但摸久了却会较容易沾上手汗和油污,对于手汗较多的我并不是很讨喜。这次加入的灰色采用了磨砂质感喷涂,滑手的感觉比以往减轻了很多,而且外观看上去依旧很有质感,并没有强烈的塑料感。
note 2 这次据说还修改了后盖曲线,新后盖比以往弧度更小,握持感个人感觉的确要更好,也算是延续了魅族一直以来对握感的重视吧。
有别于以往魅族将电源/唤醒键放在右上方的传统,note 2 这次将它和音量按键并排放在左侧——总算是放在了一个方便触摸到的位置。
按键的感觉很不错,较硬一些的键程带来了清脆的反馈。然而它们摸起来实在太像了,有时候想点亮屏幕,却按到了下音量键,导致后来我干脆选择直接使用 mBack 按键点亮屏幕。
另外,这种并排放在左侧的设计带来了一个缺点,就是截屏十分不便,单手截屏变成了一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任务。如果能并排放在右侧,或者在右侧放置电源/唤醒键会好很多,希望魅族能在后续的产品里考虑到这一点。
右侧只有一个 SIM 卡槽。这次的卡槽做工平心而论,比上一代有进步,但还不够好。就我这台的情况来看,卡槽外壳微微高出表面,用手指拨动的时候仍然出现了晃动的情况,希望能加以改进。
note 2 使用了“与或卡槽”的设计:你可以选择插入双 SIM 卡,也可以选择插入单 SIM 卡+microSD 存储卡。“双卡和扩展不可兼得”,如何选择就看你的需求如何了。
总之,在千元机中,魅蓝 note2 依然提供了超过友商产品的设计和做工,虽然仍存在一些小问题,但瑕不掩瑜,魅蓝 note2 的外观在千元机器当中仍然是一流水准。至于 mBack 和小圆点究竟谁更美观,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屏幕魅蓝 note 当时是第一款使用了 1080p 屏幕的国产千元机,这次 note2 继承了前代的优秀基因,同样使用了一块 Sharp IGZO 技术,5.5 寸 1080p Full HD 分辨率显示屏。
屏幕的第一观感非常好,大尺寸屏幕加上全高清分辨率的视觉体验确实很不错。我手上的这台机器发色倾向似乎较冷,或许是为了配合 Flyme 较为素雅的视觉风格而做的调校,对于喜欢暖屏的人建议在设置里对屏幕色温进行调整。
为了测试 note2 的可视角度,我在暗光环境下将屏幕亮度调至最大,使用了数张图片进行测试。
可以看出,note2 的可视角度表现尚可,正常角度下看并未出现严重的偏色,但在某些角度出现了泛白现象。不过这样的表现在这个价位上,也算是不错的了。
至于漏光问题,我也做了测试,结果如下图:
魅蓝 note2 出现了漏光现象,对这个价位的手机我倒是毫不意外,只要不太影响实际使用体验就好,实际使用中比较明显的漏光点在最底部,建议比较介意的话去实际体验之后再做决定。
综上所述,这块 1080p 屏幕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在千元机里 note2 的屏幕就像它的外形一样,鹤立鸡群。
相机这次 note2 采用了和 note 大致相同的后置相机模组配置:1300万像素,F/2.2 光圈,双色温闪光灯。据发布会上白永祥的介绍, note2 主要通过改进 ISP 算法来实现更好的拍照效果。
在软件部分,note 2 的相机应用和其他 Flyme 自带应用一样简洁,可选项不多,在取景界面左右滑动或下滑能够切换模式。
那么这次 note2 的拍照效果究竟如何呢?由于我并不是十分了解摄影知识,也不敢对 note2 的样张妄加评断,所以我选择上传所有拍摄的样张供各位判断:【百度云网盘地址】。所有样张均使用自动模式,未经过任何编辑操作。
就我个人的使用体验来说,魅蓝 note2 日间成像效果是符合我的预期的,只是对焦较慢的毛病似乎仍未解决。但夜间成像是短板,或许是我的拍摄水平有限,note2 并没有体现出特别好的夜间成像素质——不过价格摆在那里,要说得达到“夜视仪”水平,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魅蓝 note2 在弱光环境下取景器会出现严重延迟,且合焦较为困难,若稍微抖动画面就比较容易糊掉,建议在弱光环境下必要时开启闪光灯。
前置摄像头也是同魅蓝 note 一样,采用了 500万像素,F/2.0 光圈,69°广角的配置。至于成像水平....
你真的觉得我会上样张?
真的?
...
Flyme 的图库应用是我个人最喜欢的 Flyme 应用之一,编辑功能十分强大,针对自拍还加入了“化妆室”功能,很有意思:
总的来说魅蓝 note2 的相机,只能说是差强人意,没有体现出像外观和屏幕那样压倒性地优势,也没有特别优秀的地方,只能说对得起这个价格吧。
mBack这次魅蓝 note2 上争议最大的改进,估计就是去掉了原先的“小圆点+Smart Bar”交互模式,转而使用了之前在 MX4 Pro 上首次实践的 mBack.
就实际操作来说,个人感觉这种“轻触 Back,按下 Home”的体验还算良好,但我并没有觉得对 mBack 的依赖能达到“根本回不去”的级别——或许是因为平时经常使用多平台,已经习惯在多种交互方式下切换了,mBack 最多只是代表一种新的交互而已。
但如果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mBack 的体验应该会很棒,去掉了原先复杂的手势交互,逻辑也更加直接——如果不提醒,很多人似乎都不知道上划小圆点是返回,而轻触按键返回显然更直观。由于换成了实体按键,之前有人反映过的小圆点误触问题估计也不会出现了。
如果非得说体验有什么问题的话,有时候明明按下了按键,却并没有回到桌面的情况应该算一个,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较小,但的确会发生,而且个人判断似乎不是硬件问题——店内的展示样机和身边的其他机器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似乎是魅族加入了类似防误触机制的东西,魅族应该会通过软件更新之类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Update:Flyme OS 4.5.2A 更新中已解决此问题。)
体验方面其实我没什么好吐槽的,真正该吐槽的是软件兼容性。
相信手上有魅蓝 note2 的人都会发现在某些软件下 note2 会出现“海带条”,即单独的虚拟菜单键。
一开始我以为只是软件对这类机器没有做好兼容而已,所以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我发现,某些使用了 Holo Theme 的应用,明明在使用导航栏(屏幕内虚拟按键)的机器上并不会需要单独调用菜单键,而是将菜单选项直接并入 Action Bar ,按理来说这些应用在 note2 上也应该被这么处理,但还是出现了海带条。
为了确认这不是单按键的问题,我还特意翻出了之前使用的 Nokia X 来进行测试——Nokia X 的交互和 mBack 很像,同样正面只有一个键(但不是实体的),触摸返回,长按回主屏幕。
我选择了四款使用 Holo Theme ,遵循 Android Design 的应用——豆瓣电影/CPU-Z/2048 良心版/ifanr 爱范儿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
结果如图所示——同样只有单按键,Nokia X 上不会出现的海带条问题,魅蓝 Note 竟然出现了。
而且更奇怪的是,这个问题基本仅会在这些使用 Holo 主题的应用上出现,那些遵循 Material Design 的应用和另外的一些应用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
为了搞清楚原因,我特意去询问了一位好友—— Android 开发者@某烧饼 (水表助手的开发者)。他是这么回复我的:
(内容经过适当修改和润色,未改变原意)
某燒餅 :
那些显示海带条的基本都是使用了标准 Overflow 菜单的 Holo 主题(或基于 Holo 主题)的应用。
有些应用的 Overflow 弹出的在代码层面上看并不属于子菜单,比如微信、网易云音乐。因为他们弹出的子菜单包含了一些比较复杂的视图,比如头像之类的。
Material Design 应用使用了 AppCompat 库,大部分都不用 ActionBar 而是用能够自由调整位置的 Toolbar 代替之,菜单加载方式有所改变,变成了全部都加载上 Toolbar。
这些在 Flyme 上会自动跑下去的 Overflow 则是真正的子菜单,应该是魅族官方处理不当导致的。
以前的 Flyme 就算应用有没有适配 Smart Bar,Holo 主题应用的标准 Overflow 菜单也会跑下去,现在它没(把 Smart Bar)去干净,但不影响那些没用到标准 Overflow 菜单和 Material Design 主题的应用。
SmartBar 铲除不彻底。我可以说这完全是魅族的锅。
里面的专业术语或许有些多,简单来说就是:原来的 Smartbar 里定义了关于菜单的内容(让某些自适应的 App 不在 Action Bar 上显示菜单,改为在底部显示),而去掉 Smartbar 的 Flyme 4.5 没有彻底去除,所以导致了“海带条”的问题。
至于 Material Design 的应用和一些第三方应用,他们对菜单的呈现方式和那些采用标准菜单的应用不同,所以不会出现“海带条”。
了解到这里,我只想说:魅族果然是家“轻易不说完美的公司”。他们好不容易换了他们认为更好的交互方式,却没有把原来的旧问题解决。
希望魅族能在之后的版本里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要为本来良好的交互体验留下不完美的痕迹。
Flyme提到魅族手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或许是“Bug多,不稳定”。从 M8 时期开始,魅族的软件似乎总是多多少少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小 Bug 倒还能忍,大 Bug 一出…呵呵。
也许是想扭转这种形象,杨颜在介绍 Flyme 4.5 时用了三个“最”来形容它:“最流畅、最稳定、最省电”。可见 Flyme 4.5 的重点在于稳定性的提升,而不是新功能或者新界面设计。
那么魅族这次做到了吗?个人认为,做到了。
首先是流畅性。在使用魅蓝 note2 的这段时间里,我曾经开玩笑地和朋友说:“这流畅得真的不像是魅族手机啊”。的确,比起之前采用 Flyme 4 的 MX4 等机器来说,出厂预装 Flyme 4.5 的 note2 能带来肉眼可见的流畅性提升:无论是解锁,桌面滑动还是应用切换,几乎都很流畅,即使是运行手机淘宝、百度贴吧这种毒瘤软件的时候,开启速度也很快,流畅性达到了令人惊喜的地步。
或许这其中有 Android 5.1 和默认 ART 的功劳,不过我相信这次魅族工程师也有做优化加成。“最流畅”这一点,Flyme 4.5 应该做到了。
至于稳定性,至少我使用的这段时间里,Flyme 4.5 没有出现过程序 FC ,使用知乎时出现过一次死机,被我猛按锁屏键抢救回来了。必须强制重启的情况,目前没有遇到过。稳定性上,Flyme 4.5 应该也是及格的。
省电嘛……说说就好,我没把之前的魅族手机当日常用,也不知道之前的版本按照我的使用强度,会是一个什么情况。总的来说,如果你经常在外用 4G 上网的话,至少要一天一充,如果你还爱玩游戏,耗得更快。
这个成绩不好不差,但至少在均衡模式下,我没感受到“最省电”,这里要打个问号。
综上所述,Flyme 4.5 在稳定性和流畅性上有可以感知到的大幅度提升,这一点必须要给魅族点赞,希望他们的成果能继续在以后的 Flyme 上得以体现。
之前有人说,一个好 ROM ,得好看,好用,而且稳定。解决了稳定问题之后,Flyme 的前两项就变得非常突出了。
首先是界面风格上,Flyme 应该是国内除了一加的氢 OS 之外最有“Android”气息的 ROM。整体的风格十分简洁素雅,和那些单纯模仿 iOS 设计语言的 ROM 拉开了差距。可以说,在“颜值”上 Flyme 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这种“小清新”风格也让 Flyme 在国产 ROM 中能够脱颖而出。
除此之外,Flyme 在美观性上做的一些小特性也让人十分惊喜。
例如,在选壁纸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张壁纸在锁屏界面很好看,然而设置成主屏幕的壁纸…简直惨不忍睹啊。
Flyme 是这么解决的:在设置壁纸的界面上添加了模糊功能,点击就能自动生成一张模糊过的壁纸,还能通过多次点击切换不同的花纹样式:
除此之外,重绘的通知栏图标(私认为,这比重绘主屏幕图标更赞);全局设定的“沉浸式状态栏”,实时的毛玻璃模糊效果,带有扫描动画效果的 WiFi /蓝牙开关等处处都可以体现出 Flyme 在美观性上的改进。
而在实用性方面,Flyme 也有不少值得一提的特性:信息应用整合私信,验证码短信自动复制,浮动式计算器,整合的资讯应用等等,很多特性都是平时你感觉不到,但是一旦用了,就再也不想放弃的,这点 Flyme 做得很好。
有一个特性很值得一提:悬浮球。苹果当初出于帮助残障人士的目的加入 Assistive Touch 功能,没想到却被国内用户当成保护 Home 键的“神器”。后来越来越多的 Android ROM 开始照葫芦画瓢加入类似的功能,但魅族的悬浮球是个例外。
悬浮球并不是对 Assistive Touch 的单纯模仿,而是针对大屏幕而进行优化的优秀辅助操作方式。设置里你可以自定义某些悬浮球手势的功能,也能关闭某些手势,按照你的习惯配置好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操作——例如下拉通知中心,应用切换,以及新增的全局下拉悬停等——都能轻松地用单手完成。
更好的是,你还能设置悬浮球的透明度为0,这样在平时使用应用时不会影响美观性。
习惯了悬浮球之后,个人感觉单手操作的确要比原来方便不少。这也算是 Flyme 的微创新吧。
将稳定性做好,流畅性之后,Flyme 4.5 的魅力将比以往更好地体现,这也让 ROM 成为了魅蓝 note2 的加分项。如果你喜欢 Flyme 的风格,Flyme 4.5 不会让你失望。
性能表现这代魅蓝 note2 最大的争议就是性能缩水,“明升暗降”——看上去是升级版的 MT6753,实际上 CPU 从原来的 8 核心 A53 架构 1.7 GHz 缩水至8 核心 A53 架构 1.3 GHz,GPU 也从原来的 Mali T760 MP2/700MHz 缩水至了Mali T720 MP3/450MHz 。看来少了200 元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那么 note2 的实际表现如何?在高性能模式下使用安兔兔和 Geekbench 3 跑分,分数如下图:
在网上查询后得知,note 的跑分为安兔兔 40820,Geekbench 3 单核心 820 分/多核心 2622 分。
可见,魅蓝 note2 的性能确实比上一代要缩水不少。那么缩水的性能会不会影响日常使用呢?
首先说结论:基本不影响。
如 Flyme 环节所说,note2 在日常使用时非常流畅,实测在打开微博、微信、手机淘宝等客户端时表现都很良好,打开应用迅速,切换流畅,观看 1080p 视频也没有卡顿现象。可见对于吃 CPU 的环节,note2 的 MT6753 并没有为其减分。
真正出问题的是游戏部分,GPU 的大幅缩水让 note2 的游戏性能十分吃紧。在测试中,小黄人快跑,纪念碑谷级别的游戏 note2 还能轻松应对,但玩 Minecraft PE 时就出了问题:只要开启“动态海浪效果”note2 就会必定出现掉帧现象。
其他的一些 3D 游戏,只要让画质上去,体验就不会特别好,如果你喜欢玩游戏,一定要特别注意。
综上所述,魅蓝 note2 应对日常使用和影音娱乐毫无压力。但是由于 GPU 的缩水造成的游戏性能下降,让 note2 远离了手机游戏的第一梯队,手机游戏爱好者在购买时请三思。
购买建议魅蓝 note2 至今没有开放购买,官网和京东上 799 的原价都是无货。
如果你想随时立刻买到 note2 的话,唯有加钱一条路可选。目前天猫上的价格清一色不是998 就是 1099,通常卖家都会搭送 EP21 耳机,玻璃膜等礼品;当然你明白礼品都是浮云,肯定没加的钱贵就行了。
线下卖家的情况是相近的,就我购买的这家直营店来说,单机价格为 999 送高清膜,搭售一个大礼包的价格为 1099 。
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考虑到品控等情况,我更建议各位前往直营专卖店挑选魅蓝 note2。就我自己的购买体验来说,直营店小哥开封的第一台 note2 就是中彩的:侧上方有一处刮擦的痕迹,后面他直接为我更换了一台外观完好的 note2。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有些后怕,如果是在天猫等处购买出现了这种情况,先不说允不允许退货,就算走退货流程相信也是十分漫长的。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去直营店当面挑选吧,没问题当然好,万一出了点毛病,总好扯皮不是么。也希望魅族能提高品控能力,别再把有瑕疵的魅蓝 note2 带到消费者手上了,青年良品就该有青年良品的态度。
总结相比被戏称为“年度真旗舰”的魅蓝 note,作为续作的魅蓝 note2 似乎并没有之前的锋芒,但相比之下,魅族为我们带来了 799 价位段里,各项表现最均衡的产品。
或许 note2 也体现出了魅族对产品线的合理把控,比起过去抢了旗舰风头的 note,note2 只是老老实实做好了一台千元级机器该做的事情,但即使如此,note2 也比他的“友商”来得更抢眼。或许就和前段时间的那部电影《大圣归来》一样,只要做出一部达到及格线的作品,就会有人为你喝彩;那么就我看来,即使是缩水的魅蓝 note2,也已超出了及格线,千元机里的“青年良品”,它实至名归。
谢谢您的阅读,如果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欢迎联系我。感谢您的支持。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