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运动系统中的肌(musele)均属横纹肌,义称为骨胎肌(skeletal muscle)或随意肌,具有收输 特性,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2、人体的骨微肌一般都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随构成。肌腹主要由横纹肌纤维束组成,色红、柔软、有收缩能力、肌健主要由平行的胶原纤维束构成,色白、较坚材而无收缩能力。M的外形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长肌、短肌、扁(阔)肌和轮匝肌4种。
3、骨骼肌通常以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中间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收缩时,使两骨彼此接近,从而使关节产生运动。
二、肌的分布 根据全身各部肌的分布部位,可分为躯干肌、头颈肌和四肢肌。 (一) 躯干肌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及会阴肌。 1.背肌 背肌位于躯干的背面,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主要有斜方肌、背阔肌。背阔肌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后伸。深层主要是坚脊肌,有使脊柱后伸、仰头和维持身体直立的作用。
2.胸肌 胸肌位于躯干前外侧面的上部,主要有胸大肌、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胸大肌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可助呼吸。
3.隔肌 朋肌为向上膨隆呈穹隆状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腹腔之间,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隔肌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为中心腱。 隔肌上有3个孔:①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 在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为肌性裂孔,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的前、后干通过;③腔静脉孔,在食管裂孔右前方,位于中心腱上,约在第8 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隔肌为主要呼吸肌,收缩时拉中心腱下降,以扩大胸腔容积,引起吸气;舒张时,隔肌中心腱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 引起呼气。隔肌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有协助排便、分娩及呕吐等功能。
4.腹肌 腹肌位于胸廓下部与骨盆之腔静脉孔 食管裂孔间,参与构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和后壁,分为前中心腱外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
(二)头颈肌 1. 头肌 头肌分为面肌和咀嚼肌两部分。 (1) 面肌:面肌也称表情肌。大多起自颅前面的不同部位,止于面部皮肤。主要分布在口裂、脸裂和鼻孔的周围,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状肌两种。面肌的作用是开大或闭合上述孔裂,并能牵拉面部皮肤,形成各种表情。 眼轮匝肌居皮下,在睑裂周围,使睑裂闭合。口周围肌有口轮匝肌,围绕口裂周围,收缩时可闭口,并使上、下唇与上、下牙弓紧贴。还有辐射状肌,能提上唇、降下唇,或牵拉口角向上、向下、向外,从而形成各种表情。
(2) 咀嚼肌: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参与咀嚼运动,受三叉神经支配。
2.颈肌 颈肌依其所在位置分为颈肌浅群,舌骨上、下肌群和颈肌深群。
(1)颈肌前群:包括颈阔肌和颈锁乳突肌。颈锁乳突肌斜位于颈部两侧,大部被颈阔肌覆盖,于体表可见其轮廓。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转向对侧并向上仰;两侧收缩可使头后仰。
(2)舌骨上、下肌群: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与下领骨和颅底的颞骨之间,包括二腹肌、下领舌骨肌等。舌骨下肌群位于舌骨下方的正中线两侧,包括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3)颈肌深群:位于脊柱颈部两侧和前方,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后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与第一助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从通过。
(三)上肢肌 上肢肌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上肢带肌上肢带肌位于肩部,主要运动肩关节。上肢带肌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三角肌主要使肩关节外展。
2.臂肌 臂肌分前、后两群,前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主要作用为屈肘关节。后群为肱三头肌,主要作用为伸肘关节。两群肌借内、外侧肌间隔分隔。
3.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尺、格骨的周围,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位于前臂的前面,分为浅、深两层,主要作用是前臂旋前、屈腕、屈指。后群位于前臂的后面,分为浅、深两层,主要作用是前臂旋后、伸腕、伸指。
4.手肌 手肌主要集中在手的掌侧面,可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3群。外侧群较为发达,在手掌拇指侧形成1个隆起,称为鱼际,故外侧群肌又称值际肌。内侧群位于手掌小指侧,也形成1个隆起,,称为小鱼际,故内侧群肌又称为小鱼际肌。中间群位于掌心。
(四)下肢肌 下肢肌较上肢肌粗壮强大,与维持直立姿势、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下肢肌按部位可分为髓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髓肌 惋肌根据所在部位和作用,分为前、后两群。主要有髂肌、臀大肌和梨状肌等。臀大肌的主要作用是伸饿关节。
2. 大腿肌 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分为前群、后群和内侧群。
前群有2块,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主要屈懒关节和膝关节。股四头肌是全身中体积最大、力量最强的肌。以4个头起始: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个头向下形成1个腿,包绕候骨的前面和两侧,继而下延为骸韧带,止于胫骨粗隆。有伸膝关节、屈懒关节的作用。内侧群有5块,位于大腿的内侧,主要是内收燃关节的肌。包括耻骨肌、长收肌、股 薄肌、短收肌和大收肌。
后群共有3块,位于大腿的后面,主要是屈膝关节和伸懒关节的肌。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3.小腿肌 小腿肌分为3个群,主要作用是使足做屈伸运动,还可使足内翻和外翻,并参与维持人体的直立姿势和行走。
4.足肌 足肌可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底肌也分为内侧群、外侧群和中间群。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