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寿堂的作品采用“薄肉铸物工艺"其作品表面纹理精致细腻壶型线条感简练明朗,在如今众多汤釜的堂口中,龟寿堂的作品能兼备老铁器。
与现代铁器的审美诉求,龟寿堂使用的原料中含有相当比例的赤目砂铁,故能呈现完美的铁锈色,这也是龟寿堂的特点之一。
龟寿堂的每把壶的纹饰都是匠人自己设计的,纹饰图案的线条借鉴了日本古典瓷器的样式。虽然设计是平面图,实际上真正把平面设计原本还原到各种器形的壶身上,难度是非常大的。
独特的设计加上丰美的装饰技巧,同时,在一些细节的构件上,龟寿堂也不惜使用珍贵的材料来彰显他华贵的气质。这也是龟寿堂铁壶为人称道的地方。
独特的着色
龟寿堂独家配置的壶身上色原料,已封存五年
龟寿堂铁壶外表呈原铁色,菊池先生认为,一把铁壶能还原金属本来所呈现的色彩最为完美,大工不巧这也是龟寿堂历代釜师的价值观所在。
为了追求让人满意的颜色,龟寿堂的壶身上色原料,按比例调好后,封存了五年,才演化成了菊池先生想要的颜色。这种对细节的严格要求与用心值得尊重。
不一样的唐铜盖
龟寿堂唐铜盖的内壁颜色为树叶熏制而成
铜盖是京都壶的标配,我们通常称之为“唐铜”,这是因为从中国唐朝传来的铜合金(青铜)在日本茶道初创时期(十六世纪)十分珍重,因为是从唐朝而来,所以称其为唐铜,即使现代也广泛用于铁壶工艺中。龟寿堂壶盖的背面不是植物涂层着色,是独特树叶熏出来的颜色。
量身定制
尚未镶嵌着色的铁壶与提梁
每一把龟寿堂的提梁均为量身定制,经由从业30余年的专业匠人精制而成,造型及气韵要与器型配合完美无缺,浑然天成。
铁壶在打磨部分进行镶嵌,这把作品已经做了两个月了 完全做完还需半年。
巧夺天工的京都镶嵌工艺,每一把铁壶都至少要经过七道工序,才能完成装饰。
1、刻槽(铁块上横竖刻出布纹般纤密的无数细槽,密度大约为1mm之中7~8道槽。)
2、嵌入前准备(将直径0.15mm~1mm的金银细线放入刻槽,排列成图案。)
3、嵌入(用鹿角榔头锤打金银使之延伸,呈现金属光泽,打入刻槽之中。)
4、腐蚀、生锈、防锈(将嵌入后的作品氧化,然后在表面涂上氨水放置两天,清除刻槽后涂上茶水产生单宁来防止生锈。)
龟寿堂镶嵌作品欣赏
5、上色(将作品放在火上,刷漆烧制颜色。这个过程重复3~4次。)
6、刮漆(将镶嵌部分金银表面的漆刮去。)
7、最后加工(用刻刀在金银图案上刻出轮廓线及其他细线,增加作品的立体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