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夕阳斜照着故都金陵,茵绿的春草与江岸连平,绚烂的晚霞烧红了江天,为这座古城平添梦幻般的色彩。
江面空阔辽远,滔滔江水好似对这般美景无动于衷,依旧冷漠地流淌,带走了多少过往的繁华与哀愁。
当年六朝的繁华景象,都已化作云烟,随着历史的长河,默默地消逝在东去的浪涛声中,一去不复返。
如今只有一轮圆月,孤独地悬挂在夜空中,如同西子姑娘手中的镜子,映照着江城,照尽六朝的兴亡。
这首怀古诗以景寓情,古都金陵的黄昏被赋予了无尽的哀愁与沧桑,勾勒出一幅晚照金陵、历史沧桑的动人画卷,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兴衰、世事无常的感慨。
〔3〕晚霞明雨收天霁。
寿阳曲·山市晴岚
元·马致远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周山,一竿残照里,
锦屏风又添铺翠。
山花烂漫的村庄外,山野酒店的西面,一场雨后,天空明净如洗,一抹绚烂明丽的晚霞映照天际,将天际染成梦幻似的画卷。
山区小镇四周,连绵不绝的山峦层层叠叠,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柔和而神秘,像锦绣的屏风又铺展了一层鲜嫩的翠绿,光与影交错间,美得令人心醉。
这首散曲语言简洁凝练,曲中有画,堪称一句一景,勾画出一幅清新秀丽的雨后初晴的山村晚景。
〔4〕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山行
清·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野之中,一座寺庙静静伫立,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抹绚丽的晚霞已经染红了半边天,将山亭映照得宁静和美丽。
时值深春,不时有松花从树梢飘落,幽静的山野没有游人来欣赏;一路走来,仿佛能听到松花落地的声音。
这首诗清新优雅,韵味十足,将读者带入了那幽深宁静的山林之中,读后令人心旷神怡。
〔5〕铺水面辉辉晚霞,点船头细细芦花。
沉醉东风·闲情
明·陈铎
铺水面辉辉晚霞,点船头细细芦花,
缸中酒似渑,天外山如画,
占秋江一片鸥沙。
若问谁家是俺家,红树里柴门那搭。
绚烂的晚霞铺满整个江面,细细的芦花在船头随风飞舞。诗人坐在船舱内小酌,缸中的佳酿,醇香四溢,有渑水那么多。
天边的群山,层峦叠嶂,在晚霞的映照下,美如画卷,令人叹为观止。在辽阔无垠的秋江之上,一片江沙成为海鸥栖息的场所。
如果要问哪里是我家,且看那红树林深处,一扇简陋的柴门若隐若现,那就是我的家。
这首散曲绘就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秋日江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超然物外,闲云野鹤般的恬淡与自在。
〔6〕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江城子·江景
宋·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与词人张先同游西湖,赋诗填词,遇到一位弹筝的女子。
雨后的凤凰山,洗尽尘埃,云淡风清。明丽的晚霞,如同一幅绚烂的画卷,铺展在浩瀚的天幕,为天空平添几分诗意与浪漫。
一朵盛开的荷花,依然保持盈润与清雅。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对白鹭,仿佛也在倾慕那弹筝人。
忽然江上传来一阵哀婉的筝声,苦中含情,让人不忍心去听。湖面云烟收敛、消散,弹筝之人,好像是湘水女神。
本想等她弹完后再去寻访,谁知一曲终了,她却已不知所踪,只能望着那几座青翠的山峰,仿佛哀怨的筝声仍然在山间回响。
#深度好文计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