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banner在众多一线app产品的首页里消失了,这是出于什么考虑的呢?有人有专业见解么?如果说是因为产量的话,我不认同,毕竟千人千面的AI banner生成工具技术也有了。
答:
1.
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你得明白Banner的意义是什么,banner 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展位,主要用于分流。哪些内容需要用banner承载?
•面向全量用户,不需要树立心智的业务内容,快转化的。像大促活动性质,上完几天完成相应目标,就要下掉的,临时性质的,不需要用户对其有强烈的心智的,主要以引流去相应阵地为目标的。目前主流banner基本上都是这些性质。
•面向目标用户,通过圈人口径实现一些目标内容投放的,点击后跳转的可以是场景,也可以是活动,也可以是引导用户完成某些行为的。灵活性相对较高。
•纯广告的,跳转到第三方追求商业利益的。
2.从 banner 容器本身的效率来看,它是有天花板的。很多banner的点击,通常只有1%-2%,甚至更低。因为随着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的成熟度意识普遍提高,banner的平均点击,也只会越来越低。用户在点击过几次banner发现是广告后,如果不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活动,那么用户的疲劳度会显而易见的增长。
3.而业务又需要有存活压力,所以很多的产品,实际上是把之前banner承载的功能意义,通过容器升级的形式,换成了另外一种。比如淘宝,在很多会场里,就直接使用了商品的Sku图来吸引导流,因为他们肯定发现了,Sku图带来的引流效果,远超出banner。所以不是说之前的banner消失掉了,只不过是banner之前承载的核心功能意义,以另外一种容器的形式呈现了,这种容器可能是百宝箱金刚位的图标,也可能是栏目等等。上面说的这是第一个层面。
4.第二个层面,面向圈人的目标用户投放。现在很多产品,都实现了分人群运营,分人群设计,所以banner里面的内容,会直接拆散了往楼层里面放,因为这样带来的效率,实际上会比banner效果更高。因为用户习惯性的对banner忽视,现在banner的效率已经很低了。
5.第三个层面,现在很多广告,直接伪装成了内容&服务的形式,比如知乎的、Bilibili的,这样既能保障页面的整体性,同时用户对广告的点击欲望,也会更大。
6.所以说白了,一切的行为措施,都是为了效益最大化。下掉 banner 一定不是因为工作量的问题,也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因为 banner 带来的价值,是否能满足商业化的需要。banner是需要占屏效的,也会影响到整个用户的下滑率,如果因为banner的投放,导致效率不高的同时,还影响了更高价值的内容透出,影响到了整个页面的下滑率,反而会更加得不偿失。这也是大众点评等很多产品,没有banner位的原因。人家对业务、服务的分流,早已通过一种更好的容器形式去承载了,既不影响整个页面的效率,同时达成了引流的目的。
7.而那些没有下掉banner的产品,也一定是仍然需要这些 banner 带来的运营能力。不同的产品,用户的使用习惯及认知的差异都是巨大的,所以banner要不要,还是得 case by case 来看。不过从整个大趋势来看,banner 效果的持续下滑,是必然的,用户不傻。
[抱大腿]为什么很多产品没有Banner?脉脉END阅读 143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相关推荐最新发布大家都在看热门人脉圈感觉懂了很多,为什么困顿为什么很多人买股票会亏钱?为什么甲乙双方都没有安全感?为什么苏州没有机场?为什么重庆没有加入抢人大战?评论我来说几句...全部1条评论林先生
21-04-03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