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白鹡鸰东北亚种 M. a. baicalensis
繁殖于西伯利亚中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到外兴安岭),南到蒙古和中国内蒙古东北部。越冬于印度北部、东至中国东南部和印支半岛中部。
6.白鹡鸰灰背眼纹亚种 M. a. ocularis
繁殖于西伯利亚中部和东北部(西起泰米尔半岛和叶尼塞河上游,南到连斯克地区,东到外兴安岭和堪察加半岛北部)和美国阿拉斯加西部。越冬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
7.白鹡鸰黑背眼纹亚种 M. a. lugens
繁殖于俄罗斯东南部(鄂霍次克海南部、库页岛、堪察加半岛),南到朝鲜和日本。越冬于缅甸东部到中国东南部、日本南部。
8.白鹡鸰普通亚种 M. a. leucopsis
在我国中部和东部(青海东部到黑龙江、浙江西部,南到广西北部和广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韩国和日本西南部(本州西南部、九州北部)繁殖。越冬在印度北部及以东的亚洲南部地区。
9.白鹡鸰西南亚种 M. a. alboides
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东起巴基斯坦东北部)、中国南部(西藏南部、青海南部和东南部,东到陕西南部,南到四川、云南和贵州)、缅甸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冬季迁徙到繁殖地以南的低山丘陵地带,南到孟加拉国和泰国北部。
白鹡鸰各亚种雄鸟繁殖羽大全 [1]
二、白鹡鸰在中国分布的亚种
在我国,除白鹡鸰英国亚种、摩洛哥亚种外的 7个亚种均有分布。
1. 白鹡鸰指名亚种 M. a. alba
新疆、宁夏、青海东北部、四川中部和西部的旅鸟或迷鸟。
白鹡鸰指名亚种各阶段羽色 [1]
白鹡鸰指名亚种雄鸟繁殖羽 ©S. Silan
白鹡鸰指名亚种雄鸟秋羽 ©A. Isabekov
白鹡鸰指名亚种雌鸟秋羽 ©G. Dyakin
白鹡鸰指名亚种幼鸟秋羽 ©A. Janyspayev
2.白鹡鸰新疆亚种 M. a. personata
繁殖于新疆、甘肃西北部,迁徙时见于西藏西南部、湖北西部。
白鹡鸰新疆亚种繁殖羽(图中水印)
白鹡鸰新疆亚种秋羽 ©R. Balar
白鹡鸰新疆亚种冬羽(图中水印)
3.白鹡鸰东北亚种 M. a. baicalensis
繁殖于黑龙江、内蒙古,迁徙期或越冬期见于国内各省份。
白鹡鸰东北亚种雄鸟繁殖羽 ©V. Ivushkin
白鹡鸰东北亚种雌鸟繁殖羽 ©V. Ivushkin
4.灰背眼纹亚种 M. a. ocularis
迁徙途径或越冬于国内大多数省区。
灰背眼纹亚种雄鸟繁殖羽 ©L. Vinciguerra
5.白鹡鸰黑背眼纹亚种 M. a. lugens
迁徙期见于黑龙江东部、吉林东部、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江苏东部、上海、浙江,越冬于福建、广东及台湾。
黑背眼纹亚种雄鸟繁殖羽(图中水印)
黑背眼纹亚种雌鸟繁殖羽(图中水印)
白鹡鸰黑背眼纹亚种雄鸟非繁殖羽
©N. Matsumura
白鹡鸰黑背眼纹亚种雄幼鸟第一年冬羽
来源:(图中水印)
6.白鹡鸰普通亚种 M. a. leucopsis
见于各省区。
白鹡鸰普通亚种雄鸟繁殖羽(来源:图中水印)
白鹡鸰普通亚种雄鸟第一年夏羽 ©S. Wan
白鹡鸰普通亚种雌鸟冬羽 ©D. Blank
白鹡鸰普通亚种幼鸟(8月) ©N. Loginov
7.白鹡鸰西南亚种 M. a. alboides
见于北京、河北、河南、陕西南部、新疆、西藏、青海东南部和南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北部、广东、广西。
白鹡鸰西南亚种雄鸟繁殖羽 ©L. Petersson
白鹡鸰西南亚种雄鸟冬羽 ©K. Dasgupta
白鹡鸰西南亚种雌鸟冬羽 ©A. Banerjee
三、新疆已见到的白鹡鸰亚种
新疆地域辽阔、景观丰富,拥有着许多候鸟的迁徙停歇地和重要繁殖地,在这也几乎记录到国内分布的所有白鹡鸰亚种(仅黑背眼纹亚种 M. a. lugens 尚未记录)。根据白鹡鸰各亚种在新疆的遇见难易程度描述如下:
1.新疆亚种 M. a. personata (最常见的繁殖亚种,在南疆不冻水域有少量越冬)
白鹡鸰新疆亚种雄鸟繁殖羽
©black lark拍于五家渠(4月10日)
白鹡鸰新疆亚种雌鸟繁殖羽
©博大君拍于乌市(5月17日)
白鹡鸰新疆亚种冬羽
©black lark拍于阜康(9月3日)
2.指名亚种 M. a. alba (迁徙期在北疆、东疆、西部有不少记录,特别是9~10月)
白鹡鸰指名亚种繁殖羽
©梁勇拍于哈密(4月18日)
白鹡鸰指名亚种雄鸟秋羽
©王瑞拍于石河子(9月20日)
白鹡鸰指名亚种幼鸟 ©戈壁胡杨拍于奎屯
3.东北亚种 M. a. baicalensis (迁徙期少见于新疆东部)
白鹡鸰东北亚种雄鸟繁殖羽
©北方老狼拍于博斯腾湖(4月9日)
白鹡鸰东北亚种雄鸟繁殖羽
©同步数字拍于北塔山(4月29日)
4.普通亚种 M. a. leucopsis (迁徙期有零星记录)
白鹡鸰普通亚种雄鸟繁殖羽
©博大君拍于阜康(4月)
白鹡鸰普通亚种雌鸟繁殖羽
©戈壁胡杨拍于康西瓦(6月6日)
5.西南亚种 M. a. alboides (新疆极为罕见的旅鸟,仅春季4~5月在哈密和阜康有两笔记录)
白鹡鸰西南亚种
©同步数字拍于哈密(4月21日)
6.灰背眼纹亚种 M. a. ocularis (新疆极为罕见的旅鸟,仅秋季在奇台北塔山有一笔记录)
白鹡鸰灰背眼纹亚种 ©徐捷拍于北塔山(9月24日)
OK,说了这么多!熟悉的白鹡鸰,快看看你的那只是哪个亚种?也欢迎广大鸟类爱好者登录新疆鸟类网站(http://xinjiang.birds.watch/)上传提交您在新疆境内拍摄或观测到的鸟类信息。
往期【鸟类辨识】:
参考文献:
Alström P & Mild K. 2003. Pipits & Wagtails of Europe, Asia and North America. Identification and Systematics. Christopher Helm, London.
Dorj Ganbold & Chris Smith. 2019. Birds of Mongolia. Oxford.
Gill F, Donsker D & Rasmussen P. 2020. IOC World Bird List (v 10.1). Doi 10.14344/IOC.ML.10.1.
Lars Svensson, Killian Mullarney, Dan Zetterstrom. 2009. Collins Bird Guide: The most complete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Britain and Europe (2nd). Collins Press, London.
Schweizer M, Aye R, Roth T,et al . 2012. Birds of Central Asia: Kazakhstan, Turkmenistan, Uzbekistan, Kyrgyzstan, Tajikistan and Afghanist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马鸣. 2010. 新疆鸟类分布名录. 北京:科学出版社.
赵正阶. 2001. 中国鸟类志(雀形目).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郑光美. 2018.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新疆鸟类:http://xinjiang.birds.watch/index.php?l=cn
哈萨克斯坦鸟类:http://birds.kz/index.php?l=en
https://en.wikipedia.org/
https://www.hbw.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布